日前,清华大学迎来了一群特殊客人——北京市丰台区绿色校园碳普惠项目首批40 所中小学的 “低碳小达人”学生代表群益证券,他们带着在一个学期校园回收行动中积累的环保成果,开展了一场由丰台教委创新人才发展中心联合北京读懂中国与社会发展基金会精心策划的清华大学低碳行动交流之旅。从表彰仪式、专家讲座到沉浸式的清华研学,从跨区域的公益联动到前沿的环保科普,这场历时近 4 小时的活动,即是对丰台学子校园低碳行动成果的褒奖,更是以创新教育实践将 “双碳” 理念深植童心。
紫荆花开时:表彰仪式上的绿色承诺
当日下午,表彰会在清华大学致理书院活动室正式拉开帷幕。丰台教委创新人才发展中心主任孙震详细介绍了项目中的一项特别的公益计划:“我们正与湖北十堰市合作,两地学校在当地共建‘碳减排林地’。十堰既是南水北调水源地,京堰两地学生通过绿色校园碳普惠项目开展手拉手结对,让环保行动跨越千里,形成‘校园—城市—自然’的绿色联动。”
随后,北京读懂中国与经济发展基金会主任何莲主持了颁奖环节,在热烈的掌声中,40名“低碳小达人”依次上台领奖。这些孩子来自丰台区的40所中小学,每所学校都选派了一名在碳普惠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低碳小达人”学生代表,来自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附属学校的袁晓舆同学,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坚定走上了讲台,作为丰台学生代表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收获:“参加碳普惠活动后,我不仅学会了二手衣物、塑料瓶等品类是如何再生利用,减少碳排放的,还了解到原来关灯、节水这些小事,都是在为地球减负……今后我将发动身边更多人一起保护地球,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滴水开始,用习惯守护蓝色星球,让地球妈妈永远露出灿烂的笑容。”
将清华文创纪念品作为奖品群益证券,不仅是积极参与绿色校园二手物品回收获得“低碳小达人”荣誉称号的象征,更是孩子们未来践行绿色生活的新起点,通过丰台孩子们的实际行动激励一代青少年参与到低碳环保行动中来。
表彰会后,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副秘书长徐娜带来一场生动的讲座,以 “变废为宝大作战” 为主题,用数据和案例揭示了再生资源回收背后的碳减排逻辑:“一吨废塑料可减排约 3 吨二氧化碳,一件旧衣物的循环利用能减少 9 公斤碳排放。你们收集的每一件废品,都是对抗气候变化的‘绿色能量’。” 互动环节中,学生们踊跃提问,跟着环保小卫士一同拯救地球!讲座最后,徐娜带着40名 “低碳小达人”庄严宣誓,孩子们右手握拳齐声承诺:“我愿成为地球小卫士!以红领巾名义守护地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誓言声响彻荷塘畔。这场在清华校园静谧而庄重的宣誓成为丰台青少年对生态文明的郑重承诺,环保不是一时热血,而是需要用一生践行的责任,当少年们开始带动家人低碳生活,绿色中国的未来已在眼前铺展。
学府探秘:当环保课堂遇见百年文脉
仪式后由,清华大学两位优秀学长和创新人才发展中心的老师们带领同学们开启清华校园探秘之旅。淅淅沥沥的细雨中,清华二校门、清华日晷、大礼堂、图书馆、招生办公室、露天泳池,一处处典型建筑里,两位学长给同学们讲解着百年学府的历史脉络;漫步在清华校园中,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现代化的大楼交相辉映,大礼堂的庄重、图书馆的静谧、“无体育不清华”的体育精神、“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理念都让孩子们惊叹不已,一名五年级学生在参观后眼睛闪亮,兴奋地跳起来说:“我要把今天看到的清华美景画下来,以后也要努力考上这里,研究更厉害的环保技术!”
绿色涟漪:从校园回收链到社会生态网群益证券
这场高校交流活动作为丰台区绿色校园碳普惠项目的核心环节,项目自2025 年 3 月启动以来,70所学校三万多名丰台学子广泛参与,通过碳普惠积分平台量化每次二手物品回收的碳减排贡献,截至 6 月中旬已完成三轮回收,累计数据转化为显著环保成果,同时还开展了22次“清北科普讲堂”进校园、40所学校开展“零碳校园课程” 等系列活动。据悉,第二批 32所学校的北大交流活动将于 6 月 7 日开展。
目前,丰台区正在构建 “三维一体” 绿色教育体系:学校层面,依托碳普惠平台形成 “班级回收角—校园中转站—区域处理中心” 闭环;家庭层面,通过 “小手拉大手” 推动旧物改造、低碳烹饪等亲子实践;社会层面,联动宁德时代等企业,将回收物转化为工业原料与公益基金。其中,“回收收益反哺公益” 模式尤为亮眼——除共建跨区域碳汇林外,还将通过积分兑换、校企合作等形式,推动环保与乡村振兴、科普教育深度融合。
“今年国家新增的 27 个高校专业中就有“双碳”相关专业,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丰台的项目实践的价值。” 孙震还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实践,让环保从习惯升华为科学理想与社会责任。” 从校园回收箱到高校讲堂,从垃圾分类到千里碳汇合作,40 名 “小达人” 带着清华交流活动的绿色启示重返校园,即将成为千万青少年的 “绿色引路人”。正如项目在丰台最初启动时所言:当低碳理念在校园扎根,青春力量终将汇聚成推动 “双碳” 目标的时代浪潮。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青少年加入到低碳环保的行动中来,为建设绿色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丰台时报
供稿 丰台教委创新人才发展中心
编辑 李娜
审核 肖园
倍顺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